敷脐法
四、小儿泄泻
速得效小膏药(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9;8(4):31) 肉桂、白头翁、马齿苋、小茴香各等份。上药烘干,研末,麻油炼丹后参入药粉收膏,每张膏药重3g,用时将膏药用文火烘化后,贴敷于神厥穴处。3日内效果不明显者可更换1次。功能温中理气止泻。主治小儿各型腹泻。
五、小儿夜啼
1.朱砂五倍子饼(山东中医杂志1984;(5):46) 朱砂O.5g,五倍子1.5g。将药物共研细末,再与适量茶叶拌匀,加水捏成饼状敷于脐内,每天更换1次。功能清热镇惊安神。主治小儿心经积热之夜啼、自汗、盗汗。
2.牛蒡子散(《穴敷疗法聚方镜》) 牛蒡子,将牛蒡子研成粉,取适量放膏中,贴脐。功能清热安神。主治小儿夜啼。
六、咳嗽
1.寒咳散(《中医药物贴脐疗法》) 白芥子5g,半夏3g,麻黄5g,肉桂5g,细辛3g,丁香O.5g。上药共研细末,将脐部用75%酒精消毒后,取药物纳置脐内,用胶布密盖固定,每日换药1次,直至病愈。功能疏散风寒,化痰止咳。主治风寒咳嗽。
2.热咳散(同上) 鱼腥草15g,青黛10g,蛤壳10g,葱白3根,冰片0.3g。将前三味药研碎为末,取葱白、冰片与药末共捣烂如糊,用法同上。功能疏散风热,清热止咳。主治风热及火热咳嗽。
3.久咳膏(同上) 罂粟壳30g,五味子30g,蜂蜜适量。将前二味药研极细末,入瓶密贮备用。用时以蜜调膏。用法同上。功能敛肺止咳。主治久咳。
七、胃痛
麝香暖脐膏(《中医外治法集要》) 当归、白芷、乌药、小茴香、大茴香、香附各4g,木香2g,乳香、没药、丁香、肉桂、沉香各1g,麝香o.15g。用时将药膏烘热,敷于神阙穴,每日2次,痛止即停用。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主治寒性、虚寒性、气滞胃痛。
八、呕吐
伤湿膏(中成药研究1986;(12):19) 伤湿膏1贴,于乘车(船)前贴脐部。功能理气和胃止呕。主治乘车(船)运动昕致的呕吐。
九、呃逆
吴丁散(《中国灸法集粹》) 吴茱萸、干姜、丁香各50g,小茸香75g,肉桂、生硫磺各30g,山栀子20g,胡椒5g,荜茇25g。上药共研细末,密贮备用。用时取药末25g,加入等量面粉调成糊膏状,敷脐,上盖敷料,胶布固定。或上用热水袋热敷,每次敷贴3~6小时,每日1~2次。功能温中散寒。主治胃中寒冷,呃逆沉缓有力。
十、高血压病
1.脐压散(上海中医杂志 1983;(1):27)胆汁制吴茱萸500g,龙胆草醇提取物6g,硫磺50g,醋制白矾100g,朱砂50g,环戊甲噻嗪175g。将上药混合研末,每次用药粉200mg左右,倒入肚脐窝内,药粉上覆盖棉球,外用胶布固定,每周更换1次,1个月为1疗程。功能疏肝解郁降逆。主治高血压病I~Ⅱ期。
2.降压散(《中医药物贴脐疗法》) 吴茱萸、川芎、白芷各30g。将上药研细末,过筛,取药末15g,以脱脂棉薄裹如小球状,填入脐孔内,用手向下压紧,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0天为1疗程。功能降血压。主治原发性高血压。
十一、癫痫
芫花散(《中国灸法集萃》) 芫花100g醋浸1天,明雄12g,胆南星20g,白胡椒10g,上药共为细末,取适量纳入脐中,使与脐平,覆盖后胶布固定。功能清热化痰开窍。主治癫痫。
十二、癃闭
大蒜糊(《实用中医内科学》) 独头蒜1个,栀子3枚,食盐少许。将上药共捣烂,摊于纸或纱布上,敷贴脐上,每日或隔日1换。功能清热化湿。主治湿热蕴积所致的癃闭。
十三、尿频
缩泉膏(《中医外治法集要》) 丁香、肉桂各等份。焙干上药,共研细末,过筛,黄酒或水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若寒甚,丁香、肉桂比例改为1:3。每日1次,5日为1疗程。功能理气散寒。主治寒湿阻滞之尿频。
- (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