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急性支气管炎秘方
10.13 麻杏地鱼汤
【来源】孔炳耀,《新中医》(4)1991年
【组成】麻黄3~10克,北杏仁、地龙各6~12克,鱼腥草12~5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解表散寒,清热解毒,止咳除痰。
【方解】多因小儿脏气未固,老人脏气已衰,均易受风寒侵袭;小儿纯阳之体,邪易化热,老人阴阳平衡功能相对虚弱,邪亦易寒化或热化,一旦风寒外束,宣泄失调而邪困化热。因此,少儿和老人最易形成外寒内热之证。方中以麻黄、杏仁解表散寒,宣肺止咳;地龙咸寒,有解热镇静、舒张支气管作用,临床上有单味用于支气管喘息的治疗;鱼腥草辛寒,清热解毒止咳,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全方辛温、辛寒并用,以辛寒为主,加入麻黄辛温,使表寒得解,配合地龙舒张支气管作用,解痉止咳,以助除痰,使内蕴邪热得以驱除,达到轻可去实的功效。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即中医的外感咳嗽(风寒、风热咳嗽)和内伤咳嗽(痰湿,肺肾虚咳嗽)。
【加减】如属风寒加款冬花、紫菀、白前、射干等;风热加连翘、桑叶、枇杷叶、前胡等;痰热加黄芩、栝蒌皮、桑白皮、芦根等;痰饮加法半夏、陈皮、白芥子、细辛等;肺阴虚加沙参、麦冬、芦根、百合等;肺气虚加党参、白术、款冬花、百部等;肾虚加苏子、党参、陈皮、巴戟天等。
【疗效】治疗100例(其中外感咳嗽77例,内伤咳嗽23例),服药一周后,结果痊愈68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2%。其中风热咳嗽有效率100%,痰热咳嗽有效率为91.7%,而其他类型的咳嗽效果稍差。因本方辛开解痉,以助邪热宣泄,因此对风热咳嗽效果最佳。
10.14 速效止咳方
【来源】张孟林,《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炙款冬花,炙僵蚕各8~12克,川贝母、炙罂粟壳各4~6克,桔梗6~8克,炙全蝎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祛风化痰,止咳利咽。
【方解】本方对寒热虚实的咳嗽均能治疗,尤以久咳不止更为适合。方中款冬花、川贝母止咳化痰作用较强,虚实咳嗽均宜;僵蚕、全蝎具有熄风解痉,化痰散结之功;桔梗祛痰止咳,利咽开音;罂粟壳收敛肺气,不因久咳而耗散,对久咳虚嗽堪称良药。
【主治】各种类型的咳嗽。
【加减】风寒咳嗽加杏仁、生姜;风热咳嗽加桑叶、连翘;风痰咳嗽加制南星、天竹黄;肺虚咳嗽加太子参、百合;肾虚咳嗽加仙茅、核桃肉。
【疗效】治疗198例,结果表明1~2天咳止的有136例(占68.6%);3~5天咳止的有60例(占30.3%),无效2例(占1.1%),总有效率达98.9%。
【附记】对急性支气管炎,方中罂粟壳一味可除之或少用为宜。
10.15 沙参银菊汤
【来源】钟一棠,《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南、北沙参各15克,金银花20克,菊花10克,薄荷6克(后下),杏仁10克,清甘草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头煎用冷水约5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5~6分钟即可;二煎加冷水约400毫升,煮沸5分钟,勿过煮。两汁混合,日分2~3次服。亦可将药物放入热水瓶中,用沸水冲泡1小时后代茶饮服。
【功用】疏散风热,养阴清肺。
【方解】本方所治之证乃风热外邪入侵肺系所致。风热之邪最易犯肺伤津,致口干,咽痛,喉痒,舌红;肺失宣降则咳嗽气急;初起邪正相争,故有发热恶风寒、头痛等。治宜轻宣风热,清肺养阴之法,使风热之邪疏散,肺气得以宣畅,则诸症自愈。方中南、北沙参清肺养阴,化痰止咳;金银花、菊花甘凉轻宣,疏散风热,同为主药;薄荷、杏仁、甘草清热透散,宣肺止咳,共为辅佐药。诸药配伍,共奏轻宣透表,疏散风热,养阴清肺,化痰止咳之功。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等。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口干,喉痒咽痛,咳嗽或气急,舌质偏红,脉数。
【加减】咽喉肿痛者,去杏仁,加元参20克,桔梗6克,蝉衣10克;肺热偏盛,体温较高可加重沙参、金银花、菊花用量,或改用野菊花15克,或加黄芩15克,蒲公英30克;咳嗽较剧去薄荷加前胡、象贝各15克;气急较甚去薄荷,加枇杷叶15克(包),地龙10克;宿有痰饮去薄荷,加清半夏20克,茯苓18克,芦根20克。
【疗效】多年使用,屡试屡验,疗效较为满意。
【附记】钟氏提出可采用“沸水冲泡服法”值得效法。因解表剂多数清香易挥发,久煎会影响药效,此一改中药煎煮常法,既方便病家,又可提高疗效。笔者在验证中,证明法简效优,试数例均愈。
10.16 止咳定喘汤
【来源】俞慎初,《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蜜麻黄6克,光杏仁5克,炙甘草3克,紫苏子10克,白芥子、葶苈子(布包)、蜜款冬花各6克,蜜橘红5克,结茯苓10克,清半夏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宣肺平喘,止咳祛痰。
【方解】咳喘的发病,每因感受外邪引起。肺主皮毛,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外邪袭表,首先犯肺,致清肃失司;若触动内蕴痰浊,痰阻气道,肺失宣降,从而因痰而咳,因咳而喘,咳喘并见。临床上除了出现反复咳嗽外,且伴有呼吸急促,气喘痰鸣。其治从宣肺祛痰入手。方中以麻黄、杏仁、甘草(三拗汤)辛温散邪,宣肺平喘;葶苈子、紫苏子、白芥子三味是取三子养亲汤降气消痰之意。用葶苈子易莱菔子,旨在增强降气消痰平喘之效,与三拗汤配合,一开一降,疗效益彰。古人认为葶苈子是泻肺的峻品,不能轻易使用,但俞氏常以白芥子、紫苏子配合治疗痰多咳喘症,每获良效,亦未发现有任何副作用。方中又增入化痰止咳的款冬花和燥湿化痰的二陈汤诸药,目的是祛除气道痰浊,以达止咳平喘之目的。本方集宣肺、平喘、降气、祛痰、止咳诸法同用于一方,故治风寒咳喘有较好的止咳平喘功效。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或轻度肺气肿,尤对风寒咳喘痰多者有较好的疗效。
【加减】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表证明显者,可酌加荆芥、防风、紫苏叶等;痰黏稠,咯吐不爽者,加桑白皮,浙贝母;胸闷不舒者,加瓜蒌,郁金;如痰黄之咳喘者,可加条黄芩、桑白皮、浙贝母等。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附记】本方以外邪束表(尤其风寒束表),痰浊壅肺致肺气不利之咳喘为的据,凡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轻度肺气肿等,且符合上述病机者,均可选用本方治之。风热,肺热者忌用。
别忘了,还有下一页哦:)
- (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