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表面症状牵着鼻子走
1. 金鸡独立法,静心补肾,身心同治,故列为第一。强烈建议练习金鸡独立时听古琴曲等宁静的音乐,收心补肾效果极佳。
其他如:坠足法,引血下行三部曲,热水泡脚,马步站桩等补肾效果都不错。这是因为:引血下行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补肾和降肝火。而在中医看来,肝肾同源,肝火之根就在肾,肝火旺的内因常常是肾的收藏能力下降导致的。阳气不固,因此容易摇动外泄。
肾又主管腰部以下的气血循环(例如肾虚的人常常腰膝酸软,下肢清冷),引气血下行刚好能引来能量(血气),赔补肾藏。
2. 温灸关元穴。现代人很多都是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体质,虚火旺于上,肾阳耗于下。温灸关元穴正好收炎上之虚火,补肾中之真阳,引火归元,破肾中之寒邪,壮一身之元气。
3. 在后背肾俞穴拔罐(隔一段时间拔一次),同时按摩复溜太溪穴。单独按摩复溜太溪也可以。原理如下:肾俞穴为肾在膀胱经上的开口。膀胱经纵贯整个后身,是人体排毒的大通道(因此刮痧拔罐等排毒之法总是首选膀胱经)。膀胱经上的各种“俞穴”,比如肾俞、心俞、脾俞、胃俞等等实为各脏器在膀胱经上的泄毒口,因此在“俞穴”上拔罐或刮痧,就是在帮助脏器排毒,肾俞自然也不例外。而按摩肾经上的太溪、复溜两穴是引导血气补肾的好方法,这边厢拔除内藏之邪毒,那边厢补以新鲜之血气,新旧更替,营入浊消,实乃妙招也。
另外,单独按摩复溜太溪补肾也可以;用温灸法灸太溪穴也是不错的选择。
4. 疏肝,打坐静心可补肾。腰为肾之府(第),盘膝打坐可使气血自然的汇聚到腰腹部,因此能够补肾。肾主收藏,疏泄过旺之肝火,宁静散乱之心神,都有利于减少耗损,加强身体精华能量的收藏涵养。
e.养血气类
1.吴清忠先生的一式三招(早睡觉+敲胆经+按摩心包经)养血气法,风靡网络,出版后又成为这次“中医养生热”的第一个高峰,可见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尤其是早睡觉,实在极其重要。这是顺应自然生息的法则,让身体自我修补,增长血气的妙招,可以说达到了“无为而治”,“无为自化”的高境界。
2.脾胃乃后天之本,血气化生之源,脾胃不好,再补的食物也无法转变出足够的血气,反而容易成为消化不完全的垃圾,到处为患。所以调理脾胃是养血气的重中之重。
3.食疗。
山药薏米芡实粥,养血气,又性味平和,可以长期食用;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加减三种成分的配比。
生姜大枣红糖水。
生姜六七片,大枣四五枚,红糖一钥芍,加水煮开成一杯即可。这个食疗方能温胃散寒,温经补血,对于脾胃虚寒的人非常合适。强调一下,此方一定要早晨或中午之前喝,这是因为过了中午,人体的血气就趋于收藏下降了,与本方温通之意相违。另外,对于经常腹胀的人,可不加红枣。
牛肉汤或清炖牛肉。
《内经》说:脾之畜为牛。也就是说,牛是与脾脏相配的牲畜,牛肉是脾脏喜欢的肉类。《本草纲目》认为(黄)牛肉,甘,温,安中益气,养脾胃。中医认为牛肉可补诸虚百损,治虚损羸瘦,脾弱不运。。。。。。将牛肉炖烂(三小时以上,这样容易吸收),瓢掉浮油,喝汤食肉,大补虚损;
强调一下:如果是脾胃很虚的人,牛肉就让家人吃吧。毕竟牛肉的纤维比较粗,对于你那很虚的脾胃来说,实在是不小的负担。你只需瓢掉浮油,喝汤就可以了(长时间的炖煮,营养基本上都在汤里了)。
小米粥。
小米,古时称稷(粟)。《内经》说:脾脏对应的谷物是稷。也就是说,小米是脾喜欢的谷物。中医认为有开肠胃,补虚损,益丹田的作用。可用于气血亏损,体质虚弱,胃纳欠佳者进补。本草纲目还记载了一个病例,有个非常虚弱的人,没有用药,只是每天吃小米粥,结果不久身体就都恢复了,小米粥之功可见一斑。
有人说,小米是偏凉性的吧,会不会伤到脾胃阳气?没错,小米是偏凉性的,不过做成小米粥以后就属于温性的了(本草纲目:小米粥,味甘,性温,平,无毒),且滋味平和淡泊,易于吸收。
炖汤做菜时可放些当归(补血),大枣(补血),黄芪(补气),阿胶(补血),灸甘草(补脾益气,调和五脏六腑),党参(补气),这些药材或补血,或补气,养中和胃各有所长,大家可根据自身状况斟酌取用。
f.保护心脏类(含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 按摩心包经(偏重左侧)。如嫌麻烦,《人体使用手册》里还有一个简化版,就是先按摩膀胱经昆仑穴,再按揉任脉檀中穴(其中的原理在《气韵生动――将除烦解闷进行到底》)一文中已有交代。
2. 按顺序在后背的厥阴俞(心包的俞穴)---->手臂上的心包经,-à任脉的檀中穴刮痧。因为刮痧也会消耗一些血气,因此对于血气很虚者或老人,要准备些人参生脉饮备用,以防“晕刮”。
在这些部位刮痧,其实就是在清理心包经上的淤堵,用物理的方法把沉淀在相关血管壁上的淤血浊物“刮”出来。比起那些扩张血管的药物(这些药物往往为了疏通个别部位,就要付出扩张全身血管的代价),不仅效率高,更有针对性,而且比较安全,副作用小。
3.金鸡独立等引血气下行之法。如果是上实下虚,上瘀下虚的体质,往往是上半身血气偏于雍滞黏稠,下半身则虚衰不足,引血气下行正好泄有余补不足,增加上半身(尤其是心脑血管)血液的更换率,减少血管的淤堵。
4.固肾补肾。如果肾气虚,心火就会虚旺,出现心神不定,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多梦失眠的状况;肾气足则心脏跳动舒爽,不急不缓,心肾相交,气定神闲。补肾静心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关系,应配合进行。
5.疏肝即能保护心脏。因为肝经和心包经同为厥阴经,肝经在腿上,心包经在手臂上,是一条路的两端。肝经疏泄平和,心包经也会安定,不宜淤堵。
中里老师的文章《再也不怕风烛残年》绝对算是预防心脏病的完美演绎。声情并茂,腾挪流转,游刃有余,谈笑间妙手制痼疾。大家一定要反复参悟,定有所得。如果想针刺穴位治疗,最好找专业针灸师,以便稳妥。
g.除三浊类
此类在《多管齐下除“三浊”》一文里做过专门讨论,此处省略。
h.疏通经络类
按摩,刮痧,拔罐,形体导引,意念导引均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前面各类都已包含,此处就不重复了。值得强调的是,前面介绍的瑜伽“拜日式”功法,具有综合性的疏通经络功能,简单高效,一举多得。
补充一
:问:为什么没有提到养肺?
答:按摩肺经,取嚏法,练习腹式呼吸都是很好的健肺方法。中里在提到肺经时说:“肺经――人体最容易受伤的经。因为肺主皮毛,是人体最外层的防卫,也就最容易受伤。《内经》还说:肺为五脏之华盖。肺就像伞盖一样罩着五脏,因此外面的风雨袭来,最容易受损的就是肺脏。
别的国家敢不敢欺负你,不在于你边境线上的城墙是否坚固,而是看你的国家是否强大。因此,健肺最好的办法是调好其他脏腑,身体正气提升了,肺脏的抵抗力自然就强健了。中里曾提到“调诸脏即是治肺”,真是拨筋见骨的洞明之见。
当然了,对于大量吸烟之类的人,那又当别论。
补充二:问:我看我哪都有问题,都需要调理,分不清主次,不知如何下手怎么办?
答:那咱们就从养血气,健脾胃开始,气血增长了,身体自会按照该有的顺序修补身体。
补充三:问:用了这个方法怎么没效果?
答:您换一个不就得了。很多方法都可以相互替代,不必拘泥。比如刮痧不好使,咱们可以拔罐或拍痧;敏感穴位和经络图比照有点偏离,那您就遵循“离穴不离经”的原则按摩;练金鸡独立头晕,咱们改练跪膝法或坠足法。。。。。。
补充四:
问:听你说了一大堆,好像感觉中医不错,挺厉害。既然如此,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均寿命比现在低很多呢?
联合国有一项调查说,人们能否健康长寿的因素中,只有8%与医疗有关,其他大部分原因都是自己的习惯和生活环境造成的。古代社会生产力较低,绝大多数下层人民恐怕连温饱都达不到,基本上是生活在“饥寒交迫”的边缘(我记得棉花传入中国较晚,中原地区的普通农民能穿上棉衣,大概是明朝以后的事了)。这样一个生活条件,却是不能指望平均寿命能有多高,就象现在的非洲,有一项统计说,其1997年的平均寿命仅为36.62岁,我想这主要就是贫困、生活条件低下导致的。
有人又说了,古代皇帝要什么有什么,还有最好的医生,最名贵的药材,寿命也挺短啊,这又怎么解释呢?这个问题问得好,恰恰说明了“人们能否健康长寿的因素中,只有8%与医疗有关”的说法有道理,说明“求医不如求己”的极端重要性。
为什么大多数皇帝短寿呢?原因主要有三:
1.宫廷险恶,勾心斗角,图谋夺权者藏在个个角落,还会有一批较正直的大臣天天挑错,精神上难以安宁。
2.后妃三千,佳丽如云,想不纵情声色都难,身体虚耗是必然的。
3.全国的军政要务都等着他决策,奏折堆得象小山,你说累不累?
。。。。。。
大家看了这几点,估计也能理解皇帝们的“苦衷”了,都不容易啊。一笑。
1.
反过来讲,古代不少通晓养生之道的人,虽然物质生活条件可能很艰苦,却十分长寿,有的还活过了100岁。这其中有一些是读书人,也有比较注重养生的道士,也有身心清净的高僧,而且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无疾而终,潇洒而去的,真是应了《内经》里的话: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我们知道,僧人和一部分道士是不能吃肉只能吃素的,按现时的一些理论,应该营养不良才是,怎么可能百岁高寿呢?我想,这就是内心平和,生活规律,身心合一的力量吧!
人生是有高境界的,如果我们盯着“正常标准”,“合理范围”学,作得好,也就是达达标而已;做得不好,就只能“等而下之”了。为什么不多学学那些顶尖水平的人呢?就像跟着霍元甲学功夫,跟着肖邦学钢琴,一定能比上一般的普及班来得强。而且我们有这个条件:先辈们早就把养生的精髓写在《黄帝内经》等经典里了,它们一直就在身边。
补充五:
问:你总是说静心的好处,强调内心平和对健康的重要性,可是干事业是需要激情的,没了激情,哪来的工作干劲呢?
答: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富于洞察力的心,清醒的不易被欲望和感官蒙蔽的头脑--------这些只会令您的事业做得更好,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活品质。
中里云;“举手投足皆治病”,斯言妙矣。了解了疾病的来路,掌握了得心应手的工具,知己知彼,主次分明,治标以救急,治本以除根,心中洞晓玄机,双拳啸出剑气,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信可乐也!
- ( 查看评论)
标签阅读:养生
下一篇:独特的光脚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