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草药大全

止血药有哪些 止血药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17-06-24 22:57:39

一、什么是止血药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血药

止血药均具有止血作用,因其药性有寒、温、散、敛之异,所以其具体作用又有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的区别;止血药也就分为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四类。

止血药

止血药主要适用于内外出血病证,如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

血循行脉道,环周不休,荣养全身。几各种原因导致出血,可造成阴血亏虚;并可因出血过多而造成机体衰弱;若大出血不止者,更会导致气随血脱而危及生命。所以,止血药物,不论在治疗一般出血证,还是创伤及战伤救护中,均具重要意义。

止血药前人经验多炒炭后用。一般而言,炒炭后其性苦、涩,可加强止血之效。也有少数以生品止血效更好者。

二、止血药有哪些?

止血药主要有:

收敛止血药

虫白蜡 儿茶 棕榈 紫珠松花粉 鸡冠花 断血流 仙鹤草 藕节 白及 血余炭 伏龙肝 檵木红药子 地稔根

凉血止血药

木耳 荠菜 侧柏叶 槐花 墨旱莲 马兰 萱草根 小蓟 大蓟 槐角 马蔺茜草 羊蹄 地榆 白茅根 苎麻根 刺苋水河剑 落地生根

化瘀止血药

三七 血竭 蒲黄 景天三七 蓍草 飞龙掌血 莲房 花蕊石 大叶紫珠

温经止血药

叶象花 艾叶

三、止血药的功效与作用

(一)止血机理:

血液在功能上存在凝血和抗凝血两个对立而统一的矛盾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以保持动态平衡,使血液在生理情况下既能在血管内不断流通,也能在损伤的局部发生凝固止血。当病理情况下,上述平衡被破坏,或发生血流不止,或形成血栓、栓塞(体内凝血)。止血过程是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三个重要因素。如外伤出血,则见局部血管收缩,血小板在血管破裂处凝集,破裂并释放出血管收缩物质及“凝血因子”,而组织液及血浆中的一些凝血固子也受到激活而参与血凝过程,于是血块形成,出血停止。另外,当纤维蛋白形成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溶酶原经激活因子(组织激酶、尿激酶)作用而变为纤维蛋白溶酶(蛋白分解酶),可使纤维蛋白分解,将血管内的血块溶解,以恢复局部血流畅通。

止血是个复杂问题,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血管的粗细、血压的高低、血液粘稠度及血液凝固的各种因素等。

(二)止血药配伍:

根据各种出血症的原因,辨证用药,适当配伍。

如血热妄行,应与清热凉血药同用;

阳虚不能温经,应与温阳益气药合用;

阴虚阳亢,宜与养阴潜阳药合用;

气虚不能摄血,当与补气药合用;

瘀滞出血,宜祛瘀止血,以祛瘀止血药配伍活血药与行气药。

(三)止血中药机理:

止血中药具有加速血凝、制止体内外出血的作用。适用于各种出血证,如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创伤出血等。

止血中药有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等不同作用机理。

凉血止血药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

化瘀止血药用于瘀血阻滞、血不归经之出血证;

温经止血药用于阳(气)虚不摄之出血证;

收敛止血药用于虚证出血和日久不止之出血病证。

1、使局部血管收缩而止血:如三七紫珠草、小蓟

2、作用于凝血过程,缩短凝血时间:有增加血小板数及促凝的,如仙鹤草、紫珠草;有增强血小板第Ⅲ因子活性,缩短凝血活酶生成时间的,如白芨;有增加血液中凝血酶的,如三七、蒲黄;有纠正肝素引起的凝血障碍的,如茜草,据称有抗肝素的效能。

3、改善血管壁功能,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如槐花、白茅花。

4、抑制纤维蛋白溶酶(纤溶酶)的活性:如白及大蓟小蓟地榆艾叶仙鹤草。止血药中的三七、茜草蒲黄等既有促进血凝的一面,也有促使血块溶解作用,这说明其功能兼具止血与活血祛瘀功能,有利于止血而不留瘀。

(四)止血药应用注意事项

1、止血药以其药性区分有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之不同,临床应用须跟据药性选择相适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2、止血药是治标之品,临床应用需配合相应的药物如清热药、温热药、活血化瘀药以及补益药,以标本兼治之

3、凉血止血药一般忌用于虚寒之症,温经止血药忌用于热盛之症,收敛止血药主要适用于出血日久不止而无邪瘀之症,以免留瘀留邪之弊。

4、大量出血每有气随血脱、亡阳、亡阴之症,首应考虑大补元气、急救回阳以及挽回气阳,以免贻误病机。

5、止血药用量与用法各自不同,有需炒炭者(艾叶),有不需炒者(三七),有主要用于汤剂者(蒲黄),有直接研粉吞服者(白芨),有需用量较大者(仙鹤草),当各随药性用之。

赞一个, 人赞过

用户评论:

止血药有哪些 止血药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