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药有哪些,解表药的功效与作用 -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解表药一般都具有发汗的功效,通过发汗而达到发散表邪,以解除表证的目的。部分药物兼有利尿退肿、止咳平喘、透疹和止痛等作用。
一、解表药有哪些?
解表药主要有:麻黄、桂枝、紫苏叶、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藁本、苍耳子、辛夷、柽柳、胡荽、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蔓荆子、升麻、葛根、木贼、淡豆豉、砒霜、酸橙、艾纳香、光梗丝石竹、臭草、蔊菜、鹅不食草、葱白、芫荽子、生姜、浮萍。
所谓表证,就是指病在浅表。多见于外感初期,肺部受邪,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有汗、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的症状。表证是由外邪侵犯肌表所引起,可分表热证和表寒证两型。
后者又有表实与表虚之别。发热、无汗、恶寒、脉浮紧等寒象较明显的为表实证、以麻黄汤主之;发热、自汗、恶风、脉浮缓等寒象较轻的为表虚证,以桂枝汤主之。
表热证是指发热为主;既不恶寒,又不恶风,口渴、咽痛、舌质红、脉浮数等热象较明显的表证,以桑菊饮、银翘散主之。
二、解表药的分类
解表药根据其性味和临床功效的不同,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
发散风寒药多属辛温,故又名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代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
发散风热药多属辛凉,故又名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代表药物有柴胡、葛根、牛蒡子、薄荷、菊花等。
(一) 发散风寒药(又称:辛温解表药)
麻黄 桂枝 紫苏 生姜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 葱白 鹅不食草 胡荽 柽柳
(二) 发散风热药(又称:辛凉解表药)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升麻 葛根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三、解表药的功效与作用
据近代研究,认为解表作用与以下药理作用有关。
1.发汗作用:祖国医学认为本类药物一般都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通过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有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理论,可见发汗是中医治疗表证的重要治法之一。解表药中以发散风寒药类的发汗作用较强调,其中以麻黄配桂枝的作用尤为显著,如麻黄汤就是一典型发汗方剂。麻黄中所含挥发油有发汗作用,近有资料证实麻黄碱和麻黄水溶性提取物能促使实验动物发汗。生姜的挥发油和辛辣成分(姜酚及姜烯酚)能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受寒后煎服生姜汤则感觉全身温暖,说明生姜能改善体表血循环而协助发汗。桂枝也因能扩张末梢血管,促进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而加强麻黄的发汗作用。
2.解热作用:本类药物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使实验性致热动物体温降低,以柴胡作用最显著,桂枝、荆芥、防风、葛根、紫苏、浮萍等也有一定的退热效果。其作用方式,有通过发汗,或促进发汗,以及通过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而促使体温下降。此外,葛根等还有降低正常体温的作用。
3.镇痛作用:柴胡、桂枝、细辛、防风、紫苏等对小鼠尾部机械压迫法或醋酸扭体法等引起的疼痛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它们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4.抗菌、抗病毒作用:体外实验证明,柴胡、桂枝、紫苏、防风、薄荷、桑叶等对多种细 菌,如金葡菌、溶血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茵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分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麻黄、桂枝、柴胡、紫苏、菊花等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应用解表药时应注意什么?
应用解表药时,注意服用解表药后宜避风寒。
用药量应根据四时气候变化及患者体质不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夏揍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轻;冬季滕理致密,不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重。同样,北方严寒地区用药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药宜轻。
禁忌:解表药不宜用于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疮痈、淋病和失血症。
解表发汗,应以微微汗出为度,汗出过多,可伤损正气。应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阳虚自汗、阴虚盗汗、疮疡久溃、失血者不宜单用解表剂,若需要,应加用扶正之品,以达邪去而不伤正之目的。
表邪发展已全部入里者,则不宜再用解表剂。
煎服时应注意:解表药多有辛散之性,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功效减低。煎煮时应武火急煎。趁热服,饮后服适量的热开水,并加衣盖被,使微微有汗,但不宜大汗淋漓;药后禁食生冷、油腻之品。
- (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