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的功效与作用 - 清热药
名称:玄参
类别:清热药
拼音:XUAN SHEN
拉丁:Radix Scrophulariae
别名:黑参、野脂麻、原参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长6~20cm,直径1~3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横向皮孔及稀疏的横裂纹和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栽培要点: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栽培为宜。用种子、子芽、分株、扦插等繁殖。
产地:我国长江流域均产
采收加工: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根茎幼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反复数次至干燥。幼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反复数次至干燥。
地道沿革:玄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云:“生河间川谷及冤句”。《本草品汇精要》云:道地江州、衡州、形州”。《药物出产辨》云:“产浙江杭州府”。现今主产浙江磐安、东阳,称浙玄参。
性味归经:微寒;甘、苦、咸;归肺、胃、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忌:脾虚便溏或脾胃有湿者禁服。不宜与藜芦同用。
临床应用:为滋阴降火常用药。从现代医学观点看,降火大致相当于解热、利尿、消炎,与滋养作用也有一定关系。
玄参用于热证,有滋阴增液、消炎解毒的作用;虚热、实热均可应用,但以滋阴为特长。
1、用于治疗温热病。实热伤津、烦渴、发斑,与生地同用,方如增液汤。
2、用于治虚火上炎所致的咽喉肿痛,有虚热并有其他阴虚症状者(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前人的经验说“虚火上炎必用玄参”,现代实践用玄参配生地、沙参、四叶参等治阴虚喉痛确有良好效果,方如玄参治咽汤,养阴清肺汤。
3、用于治瘰疠(颈淋巴结核、淋巴结炎)。可重用玄参,并配牡蛎、贝母,方如玄参牡丹汤。
4、用于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重用玄参(其作用可能与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循环有关),并配银花、当归,方如四妙勇安汤,对晚期患者,有患趾青紫,开始溃烂的尤为适宜。
5、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和肺结核,取其能清肺之燥热。在润肺方剂内,可加用玄参,并配党参、杞子等补益药。
使用注意:
1、脾虚便溏,或寒湿而无火者,忌用玄参。
2、产后需用凉药,如嫌知母太寒,可用玄参代替。
用量:常用量:9~12g。虚热、烦躁者,可用至18~30g。治瘰疠、脉管炎,要重用至30~90g。
处方举例:
玄参治咽汤:玄参12g,生地18g,沙参9g,四叶参30g,水煎服。
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玄参12g、生地18g、麦冬9g、白芍9g、丹皮6g、川贝母6g,薄荷3g(后下),甘草3g,水煎服。
玄参牡贝汤:玄参30g、牡蛎120g(先煎)、浙贝30g,以四碗半水先煎牡蛎至二碗半,然后下玄参、浙贝,再煎至一碗,温服。
四妙勇安汤:玄参9g,当归6g,金银花9g,甘草30g,水煎,日分三次服。本方玄参、当归剂量大,多数患者服后会有腹泻的副反应,出现此情况时,应配黄芪、白术等补气健脾药调节。
注:玄参反藜芦。
- (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