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经

治神经官能症秘方(23个)

时间:2010-06-06 14:18:13

治神经官能症秘方

78.1 除痰降火方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柴胡9克,黄芩15克,半夏12克,青皮枳壳竹茹各9克,珍珠母50克(先下)、龙胆草、栀子各9克,夜交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降痰降火。

【方解】方用柴胡黄芩龙胆草、栀子,以清泄肝胆郁火、以安心神;半夏竹茹清降痰热;青皮枳壳降气而除痰火;珍珠母、夜交藤镇心肝以安神。合而用之,有除痰降火之功。

【主治】失眠(神经官能症,痰火郁结型),证见失眠乱梦、头昏昏胀而痛、心烦易怒、胁胀胃堵、白天困倦思眠,但不能睡,晚间精神倍增、连睡意全无。脉弦滑或数,舌略红、苔白腻或黄腻、便干、多思善虑。

【加减】心烦甚,加莲子3克;痰气交阻、胸闷阵烦,加南星、天竹黄各9克;失眠头痛甚者,加礞石30克(先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卓著。

【附记】此方为治失眠心烦之主方,不但能治失眠,并对由失眠引起的狂躁证(即今之精神分裂症)同样有效,但须重加泄热镇肝除痰之品即可。治痰厥头痛、痰火癔病,亦均有效。

 

78.2 卧佛汤

【来源】冉雪峰,《冉氏经验方》

【组成】枣仁15克(碎)、鲜生地50克,麦冬15克,石斛12克,杜仲桑寄生牛膝各9克,丹参15克,龟板50克(碎)、槐花米、钩藤、铁锈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养阴、安神镇静。

【方解】方中以枣仁为君,统治失眠;生地石斛麦冬养阴清热利小便;杜仲桑寄生、槐米、铁锈、钩藤安神降压;牛膝丹参活血化瘀;龟板镇静兼养阴。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养阴、安神镇静之功。

【主治】阳亢性失眠。证见肌肉丰满,颜面潮红、眼部充血、精神烦躁、容易激动、大便干燥。一般多伴有高血压者。

【加减】若血压高者,加青木香15克;虚热上逆者,加龙胆草、黄柏各9克;胃呆少纳者,加厚朴9克,广木香6克;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6~9克,玄明粉9~15克。

【疗效】临床屡用、均获良效。

 

78.3 明志汤

【来源】查玉明,《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石决明、草决明各20克,远志蝉蜕、生牡蛎川芎各15克,菊花25克,蒺藜15克,荷叶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一日2次,饭后服。

【功用】育阴潜阳、熄风、镇志安神。

【方解】明志汤来源于医疗实践,借石决明远志两味药之尾字而命名。明志汤能治“五志”引起的“情志”之病故名。神经官能症是功能性疾病,它包括中医的“不寐”、“郁症”、脏躁、百合病等。失眠是本病主要表现。阴阳失调、阳不入阴,是不眠主要病机。欲使阳潜入阴、阴能敛阳,达到镇志安神的目的,务必协调阴阳,使神志得安,神经失调得以改善,余证相应而解。这是本方立法之寓意,体现异病治疗精神。笔者认为在治疗上,不宜用参芪之品,因其助阳耗阴,凡归脾养心补益之类,往往不能收效。本方适用于阴虚证,若肝胆火炽、痰热内扰之实证,则不宜使用本方。方中选二决明、牡蛎蝉蜕为主,育阴潜阳;川芎菊花、荷叶为辅,升清提神;蒺藜辛散苦泄,以散肝经风热;远志交通心肾,心安则寐。以上9味药为基础,随证加减,施用得当,疗效甚佳。

【主治】神经官能症(失眠为主)、神经性头痛更年期综合征

【加减】悲伤欲哭,加百合25克,五味子10克;忧郁善虑、加菖蒲15克;失眠多梦,加夜交藤25克,焦山栀、莲心各10克;潮热少津,加丹皮10克,石斛5克;肢麻肌颤,加全蝎4.5克,天麻10克;惊而不安,加磁石25克,龙齿20克;急躁易怒,加代赭石25克;头痛,加蔓荆子僵蚕各10克;大便稀溏,去二决明、牡蛎,加莲肉20克,山药25克;食少纳呆,加鸡内金、焦山楂各15克;恶心呕吐,加芦根25克;腹胀,加金铃子15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著。

 

78.4 十一味温胆汤

【来源】徐有玲,《医方新解》

【组成】清半夏陈皮各9克,茯苓15克,甘草枳实各6克,竹茹12克,黄连、炙远志各6克,石菖蒲9克,夜交藤、珍珠母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化痰清热、和胃安神。

【方解】本方由《千金方》温胆汤化裁而成。方中以温胆汤黄连化痰清热为主,辅以远志祛痰安神;菖蒲化浊逐痰,并有抗惊厥作用;佐以夜交藤养血宁心;珍珠母平肝潜阳。综观全方,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尤长于调整胃肠机能,故为和胃安神之剂。此外尚有抗惊、祛痰、止咳等作用。

【主治】痰热内扰、胃失和降所致失眠,或胆虚不寐。证见失眠、眩晕、惊悸、胸闷、口苦、苔腻、脉滑数等。适用于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综合征癫痫冠心病等,凡符合痰热内扰、胆气虚弱、胃失和降之病机,皆可选用。对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本方疗效亦佳。

【加减】临证运用,可随病随证加减。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甚佳。

 

78.5 活血眠通汤

【来源】舒盛良,《四川中医》(10)1987年

【组成】三棱莪术柴胡、炙甘草各10克,白芍白术枣仁各12克,当归丹参各15克,茯苓18克,夜交藤24克,珍珠母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于午饭后及夜晚临睡前各服1次。

【功用】活血通经、疏肝解郁。

【方解】顽固性失眠一证,发病以心为主,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景岳全书》云:“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而日久不愈,每与瘀血内阻有关,正如《医林改错》所云:“夜晚多梦,是血瘀。”故顽固性失眠,多因心气不足、心神不宁、肝气不舒、气血运行不畅,以致气滞血瘀、上扰清窍所致。是方用三棱莪术当归、丹参活血化瘀;柴胡疏肝解郁;茯苓白术、炙草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珍珠母白芍育阴潜阳;酸枣仁、夜交滕养心安神。诸药配伍为用,共奏活血通经、疏肝解郁之功。本方标本兼顾,气血同治,心、肝、脾、肾并调,更结合辅助疗法,因而效果较为满意。

【主治】顽固性失眠,证见夜不能寐、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伴有心慌气短、体倦乏力、饮食减少等症。每晚只能睡1~3小时。

【加减】烦躁、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加栀子丹皮各10克;口燥咽干者,加沙参麦冬各15克;心肾不交、阳虚上扰者,加交泰丸;心气、心血不足者,加黄芪、桂圆肉各12克。

【疗效】治疗112例,经治2~3周后,痊愈30例(占27%),显效45例(占40%),好转29例(占26%),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

【附记】辅助措施:开导患者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睡前不吸烟、不饮酒、不喝浓茶;起居有度,按时作息,配合气功方法,加强体育锻炼;适当参加体力劳动等常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78.6 琥珀合欢白芍

【来源】凌一揆,《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琥珀0.6克(研末冲服),合欢花、白芍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于中午饭后、临睡前各服1次。

【功用】安神解郁,养血柔肝。

【方解】思虑过甚则伤脾,脾血亏损,血虚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心神、阴液亏耗,无以上承于心,五志之火无制,而君火更亢、阳不入阴,致使心神不安而产生失眠、多梦、神疲,舌红或淡红、脉细弱或细数诸症。方中以琥珀安五脏、定魂魄、镇惊安神,为君药;辅以合欢花安神解郁,入脾补阴,入心缓气而令五脏安和、神气舒畅;再佐以养血柔肝益脾之白芍,用其苦入心、微寒泻心火、酸入肝、收敛肝阴。全方药仅3味,但组方严谨,疗效确切,尤其以血虚阴虚型病人为佳。

【主治】失眠、神经衰弱

【加减】肝虚有热之虚烦不眠,与酸枣仁汤合用;热病后期,热邪未尽,阴液已伤者,与黄连阿胶汤合用;心肾不足,阴虚阳亢失眠、心悸、健忘、口燥咽干,舌红无苔者,加生地柏子仁等养心滋肾之品。

【疗效】屡用效佳。

 

78.7 镇静安神方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龙骨、生牡蛎各12克,珍珠母、石决明各30克,龙胆草10克,朱莲心6克,旋覆花、代赭石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镇静安神。

【方解】证分虚实,实证多因肝热扰动心包所致,治宜镇静安神,故方用生龙牡、珍珠母、石决明镇肝安神;莲子心、龙胆草,一清心热、一清肝热,心肝不为热邪冲动则神自安。旋覆花、代赭石亦为平肝镇静之剂。用治精神过度紧张、忧郁暴怒所致之神经官能症,疗效颇佳。

【主治】神经官能症,证见失眠、多梦、头昏、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烦躁、心悸、有时昏厥,或哭笑无常,或神志朦胧等证。

【加减】失眠,加首乌藤30克,五味子6克,或加黄连1克,肉桂0.3克,朱砂1克同研随药送下。黄连、肉桂可交心肾于顷刻,故能治失眠;头昏,加杭菊、白蒺藜、清半夏各10克,橘皮6克;记忆力差,加茯神10克,远志6克,石菖蒲10克;精神朦胧及烦躁、哭笑无常,加十香丹1粒、小麦30克,甘草5克,大枣5枚,或加百合30克;抽搐,加全蝎5克,钩藤12克;忧郁不解,加合欢花10克。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颇著。

 

78.8 八味安神汤

【来源】郑侨,《老中医经验汇编》第1集

【组成】熟地山萸肉茯神各15克,炒酸枣仁30克,琥珀12克,节菖蒲、白人参各12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

【功用】滋阴补肾、强志益精、镇静安神。

【方解】本方系从《小儿药证直诀》之六味地黄丸和《济生方》之归脾汤化裁而成。方用熟地山萸肉补血滋阴、补益肝肾;茯神、炒枣仁益脾养肝、宁心安神;人参、甘草补脾益气;琥珀、菖蒲强志益精、镇静安神。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强志益精、镇静安神之功。

【主治】心肾不交之心悸症和失眠症。心悸气短、健忘失眠、怔忡、脉细弱微急无力等。

【加减】临证运用必须根据病情变化,灵活加减运用,如以心悸为主者,可加生龙骨当归苁蓉枸杞子。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78.9 十味甘麦大枣

【来源】胡肇基,《新中医》(8)1984年

【组成】怀小麦30~60克,酸枣仁10~15克,大枣10~20克,桑椹子10~15克,五味子3~10克,生牡蛎15~30克,怀山药玉竹各10~15克,天冬、生甘草各5~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酸甘合化、养阴潜阳。

【方解】本方是由《金匮要略》之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加味而成。方用怀小麦养心益肾、除热止渴,酸枣仁补心阴、导虚热、与小麦配用有养阴宁神之功;大枣(宜用黑枣)补脾气以助补血;紫桑椹养肝阴,配大枣补阴滋液;北五味子敛肺气;牡蛎潜肝阳,二药合用有敛阴潜阳之功;怀山药玉竹既益脾肺二阴、又润上下之燥;天冬、生甘草既能养阴润燥,又能泻火清热。诸药合用,共奏酸甘合化、养阴潜阳之功。

【主治】由阴不济阳而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心神浮越所致)、眩晕(肝阳上亢所致)。脏燥阴虚型体征而具下列症状者:①泪液、涕液、唾液偏少;②舌体偏瘦,较嫩而薄,舌质红,苔少,舌面偏干;③脉偏细、弱、数;④大便偏干、小便偏短、少、黄。

【加减】(1)心阴不足之失眠、怔忡,可加远志、磁石以安神定悸。

(2)气阴两虚之心悸、怔忡、神疲、虚汗,可加人参、麦冬,合五味子而成生脉散以养阴益气、敛汗生脉。

(3)心气失守之烦躁不安、哭笑无常,可加龙齿朱砂、灵磁石以安神定志。

(4)肺阴不足之咳嗽、喉干或痰带血丝,可加阿胶以滋补肺阴,加款冬花、百合以润肺宁嗽。

(5)肺肾阴虚之咳嗽、潮热,或低热不退,可加百合、麦冬以润肺生津,加玄参、生地以滋阴清热;低热不退,或潮热明显的,可加青蒿鳖甲地骨皮以养阴退热。

(6)脾(胃)阴不足之口干舌燥、饥不欲食,可加沙参、麦冬、石斛以滋养胃阴。

(7)肝阴不足之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可加生龙骨、灵磁石、柏子仁以平肝安神。

(8)肝阴不足、不能养目之眼目昏花,可加枸杞菊花、石决明以养肝明目。

(9)肝血不足、血虚生风之身痒、皮肤感觉异常者,可加当归、芍药以养肝血,加僵蚕蝉蜕以祛风止痒。

(10)肝阴不足、肝风内动而惊痫抽搐者,可加龟板、鳖甲以育阴潜阳,镇痉熄风。

⑾肝肾不足之阴虚眩晕,可加旱莲草女贞子以补益肝肾。

(12)阴虚阳亢之头晕、头痛、头胀,可加天麻、钩藤以平肝;加珍珠母、灵磁石以潜阳。

(13)肾阴不足之咽干、口渴,可以本方送服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

(14)阴虚火旺之潮热、颧红,可加黄柏知母熟地、龟板以滋阴降火。

(15)心肾不安之心烦不眠,可加黄连、阿胶以交通心肾。

(16)心神不宁之心慌、多梦,可加?NB021?砂、磁石镇惊安神。

(17)肝气郁滞、胁痛明显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

(18)胸中气机阻滞之胸闷隐痛,可加丝瓜络郁金以通络止痛。

(19)脾胃虚弱、食少乏力者,可加茯苓、扁豆以健脾和胃。

(20)肾虚封藏失职,小便频数量多、尿如脂膏者,可加覆盆子益智仁、酸五味子以补肾固精缩泉。

(21)肝肾亏虚,腰腿酸软者,可加杜仲牛膝、川续断狗脊以补肝肾,壮腰膝。

(22)虚火炽盛,迫血妄行之月经先期量多,可加地榆炭、蒲黄、炒阿胶以凉血止血。

【疗效】经长期临床运用,治验甚多、疗效卓著。

【附记】胡老常以此方加减,用治神经衰弱、慢性肝炎、肺结核、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传染病后期等表现为阴液不足者。颇获疗效。凡脾阳不振、大便稀烂及胃酸过多唾液较盛的患者,则非本方所宜。

赞一个, 人赞过

标签阅读:官能症

上一篇:民间土方实用大全(一)

下一篇:面瘫膏治疗面神经麻痹

相关阅读
栏目热门

用户评论:

治神经官能症秘方(23个)